5块钱停通宵,下了车有人一头扎进夜市大排挡。
在西北人的印象里,没有烟,没有锅里的火气,叫什么夜市。当然还有文身赤膊对瓶吹的大哥们。
2025年6月27日21点,罗南夜市炭火初兴。一小时后,吆喝声渐浓,不少人驱车30公里占满各个摊头,身后还排起了队。
烧烤续命,啤酒治病,这是深夜一口啤酒一串肉的放纵。
焦香浓郁的烧烤味里夹杂着迪斯科音乐,让食客高谈阔聊。
“用这烟火味消消白天的‘班味’,就是为了开心。”在夜市一角,“彪悍”的90后青年朱同学头上戴着一个粉色发光的发卡,露着浓浓的“反差萌”。每天下班后来夜市和邻居摆烧烤摊已是他两个月来的必修课。
↑点击播放视频,看开心的老朱消“班味”。
“头饰是顾客送的。生意不算冷清,但也不是忙不过来。没有摊位费的压力,更喜欢这份惬意。”老朱忙着制作“手打柠檬茶”,周末一个通宵能卖百杯,这个数量让他不会很累,但足够开心。“这里提供桌椅板凳,卫生也不用自己操心。”
另一边小魏的摊位前排着半小时起步的队,为了一口10元肉夹馍。
“我就是被这馍喂到200斤的。”小时候小魏不爱吃肉,母亲为了喂胖他,从小就给他做地道的陕西汉中肉夹馍。
以前推着车卖,到处和城管躲猫猫。自从五一开了罗南夜市后,自己在附近租了房子,每天中午开始卤制100斤猪肉,晚上6点出摊,父亲负责炸馍,他切肉老婆包装。因为诚意满满的肉夹馍生意火爆,十二点半就能卖完回家。他说,“做生意凭良心,要真心对待顾客。”
每个馍里夹着三两多的肉,酥脆的饼壳夹着鲜嫩的卤肉,摊位前时不时传来“真值!爽!好吃!……”
↑点击播放视频,来看看夹三两多肉的肉夹馍。
夜市里连饮料售卖机都是加大版,各类啤酒饮料吸引着来往的吃客。
夜市里有130多户经者营,各地风味小吃应有尽有。
火光气随处可见。
小陈的鲜榨水果摊的顶棚专门装了一个对顾客吹的电风扇。
吃客们拿个马扎,随处而坐。摊主偶有适闲,扎扎头发。
各类创意夜市摊也吸引着吃客们。
自今年五一期间开市以来,凭借亲民的价格、丰富的品类和浓郁的市井烟火气,罗南夜市迅速成为市民夜间消费的热门打卡地。人均消费30至50元的亲民价格,吸引大量周边居民和年轻的“打工”群体。
“在这热闹的夜市里,能和人聊天,而且每天就忙个晚上,摊主和顾客素质也挺高,围着摊位和桌子扫扫就干净得很。”干了十多年环卫工作的陈大姐在夜市里打扫卫生。
“5元钱停到凌晨三点。”夜市门口的管理人员小王,有来往的车辆便上去提醒一句。“一方面保障夜市来的人都有处停车,另一方面还会和同事们对夜市摊位进行巡检,油烟处理器是否合规运转,摊位卫生有没有及时打扫。”
数据显示,夜市日均客流量超5000人次,周末高峰时段逾万人,带动周边商铺营业额增长30%以上。为丰富市民体验,夜市探索定期举办主题活动,如“非遗手作市集”、“露天电影周”等,并设置怀旧游戏互动区,延伸夜市业态。
原标题:《城事 | 一口啤酒一串肉,打工人夜市用烟火气消“班味”》
栏目主编:张春海 文字编辑:蒋迪雯
来源:作者:解放日报 孟雨涵 李茂君
配资市场最简单三个步骤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